2007年9月27日 星期四

10年前,丹麥

最近收到一個號召要開哥本哈根商業學院(Copenhagen Business School)交換學生10年同學會的email,喚醒了我1997年在哥本哈根(丹麥文是København)四個月的交換學生生涯及當時時常旅遊北歐和東歐的快樂時光。很可惜因為同學會要在布拉格,實在太遠,我只好放棄。但之後又在電視上看到一個有關丹麥士兵檢舉、目睹美軍在阿富汗不當對待蓋達組織嫌犯的記錄報導,讓我更加思念起在丹麥的青春。

生命中總是有許多奇妙的安排,當年在美國念研究所時,我想去的交換學校其實是倫敦商業學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結果去考的人很多,我就落選了;那時另一個同學慫恿去幾乎沒有人報的丹麥,我那時一心只想離開待了一年小悶的西北校園,就決定去了。年少不更事,完全沒想要做什麽調查,也不管自己完全不懂丹麥文。。。。

到了哥本哈根,是8月底好棒的陽光,沒有芝加哥的那種濕熱,來機場接我的,是高高帥帥金髮碧眼的Just(到現在我還是不記得,到底是念成「約斯特」,還是「賈斯特」-聼來好像和「只是」的英文一樣?),他是我的Danish Buddy,學校選派來照顧我這個交換學生的當地自願學生。天啊,他還捧了束花來接我!這北歐人的熱情,和在美國搬入研究所宿舍時,我們幾個臺灣學生自己互相幫忙的狼狽情景大不相同。我頓時對丹麥有了很大的好感。

如今回想在丹麥的日子,百分之九十都在玩。

和原來美國的MBA生涯大不同的是,那兒盡是典型的MBA Networking,如何在畢業後找到更好的工作,且幾乎有一半以上的美國學生,對於臺灣,甚至整個亞洲,是一點興趣都沒有的;所以我總覺得在國際交流上,有點不是很完整的感覺。但是在丹麥的交換學生Program 中,大家擺明了就是來交朋友的;而歐洲和美洲學制的不同,使得很多歐洲學校,大學和研究所的界線很淡,也因此,上課時常和20出頭的小朋友一起,聼他們不是很成熟卻其實常另有道理的發言;交換學生Program中的學生,也是大學生和研究所的人混成一團,大家聊的話題,都不是有關企業的徵才,而是你的國家/丹麥如何,你們的喝酒/派對文化和價值觀是什麽。。。在那兒,我有機會認識了許多歐洲人:

教我做Teramisu的德國寓友(我們8個交換學生共用一層公寓)Christine
喝醉酒會在餐桌上跳舞的義大利寓友 Federico
一路請我們在波蘭吃香喝辣的凱娘 B…na(Biena? Berna? )
有東歐冷面笑匠感,現在卻是某顧問公司大頭的匈牙利人 Peter
經由數次的爭辯成爲好友的酷以色列前軍人Rom
笑容及髮型(髮綫危急?)神似凱文史貝西的德國人Holger
長得像我想像中貝多芬,卻有靦腆微笑的前東德人Daniel
。。。。。。


對於一個地方的記憶,總是和你與在那兒相遇的人的牽連相關。所以,我想到丹麥,就想到這群,明明都已經不住在那兒的朋友。。。。

至於哥本哈根,現在我可真後悔,爲何我在那兒,盡是喝酒哈啦,或是每兩三周(沒法每週的原因是,我們偉大的臺灣護照,幾乎去哪兒都要簽證,而那時歐盟才剛起來,歐洲感覺上還是一個個很不相干的國家)就去別的地方旅遊,唯一會講的丹麥文只有四個字:乾杯Skål,謝謝Tak,羽毛被Dunet(很重要,因9月底就開始冷死人了,所以一定要會買被子),我公寓的路名Vesterbrogade。現在我對10年前的哥本哈根仍強烈記得―――

Christiania自由區。這是我永遠都忘不了的,一個彌漫著迷幻、自由、嬉皮文化的區域。在官方的觀光資料中,可能很難找到這個地方;它是1971年起,一群人佔領了原是官兵房舍的這塊地,然後開始建立自己的法制,完全不理會丹麥官方的公社(居民不到千人)。在裏面有固定賣大麻的攤子(直到2004年),是城内唯一合法的大麻買賣的地方,但海洛因等更烈的毒品是不允許的;居民也規定不能有車,他們到1994年才開始付一些稅及水電費給原地主的軍方。現在這塊地方的自由,漸漸地被警方的時常造訪破壞了,它的未來似乎是個未知。本文一開始提到的丹麥士兵對要求丹麥協防的美軍的控訴,根據那紀錄片報導,似乎在一層層的丹麥軍方系統中被漂白掉了。看到這個結果,又看到Christiania的崩解,我懷念的,自由、理想的社會主義藍圖的實現國,也在世界更多的戰亂中消逝了嗎?

自行車文化。住在哥本哈根,最恨的是不會騎車。城市中到處都有City Bike供人便宜租用,看3成以上的人都騎自行車通勤,感覺好不暢快。前一陣子,臺灣不是又有一個無車日的活動?在我看來,搞這種只有一天熱的活動,還不如好好想想,公共環境上,如何有更安全,更舒適的環境讓人想騎自行車才對。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有篇詳細談到丹麥自行車環境的文章,值得借鏡。
http://e-info.org.tw/node/14434

濃厚的社會主義。平均所得稅率高達6成;非以觀光客爲主的商家,周六4點就關門,周日更沒開。我的Danish Buddy告訴我,政府完善的照顧人民的後果,當然是會造成有人佔盡便宜,也造成了一些人覺得移民來白享受的偏見,但是,這也讓人會作真正想做的事,而不是爲了錢、名、成功。

喝酒文化。住了幾個不同的國家,發現,酒商真的到哪兒都可以賺。Glügg是我至今喝過,唯一讓我真正瞬間醉倒的酒;它是丹麥專門為聖誕節調的熱酒,基本上是紅酒加一堆香料。另外,聖誕節前各厰的特釀啤酒,如丹麥大啤酒商Carlsberg 的Tuborg Beer的濃度達5.7%,也是讓人夠力去應付北歐的寒冬。我更常在路上,下午3、4點就看到醉鬼,令我常想,這個國家真的競爭力很高嗎?

其他可能在北歐國家都常見的景象,如安全得讓媽媽把小孩及小孩車放在商店門外,美麗的丹麥男女怎麽穿都好看(光是那修長的腿,及金亮的頭髮,就覺得好像在看漫畫人物一樣),還有10月過後太陽大約只有9點到3點出現讓我也開始憂鬱了起來。。。這點點滴滴,都是我的丹麥記憶。

如果你現在要去丹麥,我會對「要不要去看小美人魚,去城内的提佛利樂園,或特地跑去Billund的樂高園地Legoland」的問題不置可否,但我會要你在Christiania自由區時小心治安,另外,你該對近年很夯的北歐設計去附庸風雅一下:

喬治傑生(感謝帶領我開始浪費錢在此品牌的蜜拉)的美麗飾品
http://www.georgjensen.com/English/Collections.aspx
Royal Copenhagen的瓷器
http://www.royalcopenhagen.com/
請人來家裏時最好必備的Bang & Olufsen
http://www.bang-olufsen.com/page.asp?id=185
把助聽器設計得像耳環的Oticon
http://www.oticon.com/com/home.htm
什麽都設計得很丹麥的Jacob Jensen
http://www.jacobjensen.com

噢,丹麥,一個語言聼來像口中含滿馬鈴薯,出產拉斯馮提爾這怪導演,酷冷的設計北國!

2007年9月15日 星期六

我不哈日,但我愛小日本

剛開始寫部落格時,發表了頭兩篇有關日本人的文章後,由於收到朋友的評論—「你是不是很討厭日本啊?」,害我閉「筆」反省了很久:我真的討厭日本和日本人嗎?那不是太慘了嗎?我知道自己絕對不是哈日一族,但看來我應該是會在此住個一陣子,痛恨日本我如何能在此好好生活?

也因此後來我遲遲不敢再寫任何文章(當然可能只是自己懶惰,找藉口而已?),因為我想搞清楚,我的潛意識到底是怎麼囘事。。。後來終于想通爲何我的筆下竟是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批評及反感的態度—原來,我可能是對日本有比較高的期望,所以也比較容易露出批判的心態吧! 這其實挺有趣,因爲如果我寫的是美國,我可能還比較會大剌剌地直接開罵,反正早就覺得美國有許多完全沒有世界觀的地方,根本枉為大熔爐/大國。但在臺灣很多哈日風的感染下,總覺得日本應該有許多值得學習的地方(覱且不提他們是如何面對二次大戰,我會另寫一文)才對啊。如此一來,常會特別引起我注意的,反而是奇怪或負面的地方了。

所以我決定一定要寫一篇我喜歡日本的地方的匯整,倒不是要讓之前的朋友改觀,而是,我希望美好的東西,都能好好的留在記憶中。不好的或不快樂的東西,當然也可以是人生珍貴的歷程,不過,那個優先順序就可以排後面一點了。

以下就是我不哈日,但有時候,我仍愛小日本的10大理由----

1.全世界沒得比的乾淨: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去上在日本車站(可試用品川車站JR綫内的廁所)/任何公園/祭典時的廁所,你就知道我在說什麽了。我有一個最近跟著老公調去上海的日本朋友,天可憐見,她說她去上海後搞得最清楚的地圖,是她自製的「可以上」的廁所地圖;和朋友約見面,也要先考慮是否那附近的廁所夠乾淨。另外,看看日本任何花火祭結束後的場地狀況,就夠我們汗顔的了。此外我來日本最大的收穫是,感冒頻率從過去的2個月1次,到現在有時甚至可以撐到一年多才一次,也説明了日本的空氣是清潔太多了。

2.各式風格的建築/房屋:到處亂走,事實上已經是我周末最大的嗜好;每一次都可以看到又有那些新的建築,不見得一定得是大師的傑作,日本的獨棟及公寓,看起來都很獨特;他們常喜歡用的水泥磚壁,也和臺灣的不同(請想像安藤忠雄的表參道Hills的外觀,或看
http://www.omotesandohills.com/index.php
),感覺很有質感又似乎安靜地在訴說些什麽;公寓的陽臺,常用透明類似玻璃的材料作圍欄,後面映上日本人通常會放的一堆盆栽,真的很漂亮---當然,這得常清洗外牆來配合。

3.仔細,親切的服務:我一直不能理解,爲何賺小費的美國餐廳服務生,反而態度常會不好,但日本這不需小費的地方,無論你去那兒,都不用覺得花錢還受氣,相反地,不花錢照樣不受氣。來家裏修理/清理任何東西的工人,都會自備拖鞋來進入你的家裏,另外還帶一堆鋪布,幫你把有可能會沾染到任何修理/清理過程中髒東西的家具全小心蓋好,結束時,一定會把家具全恢復原狀。雖然以前我常抱怨日本人做事,每次事前「喬」的時間真是有夠久,但是,我越來越能感佩這種從頭到腳仔細的服務。(不過,這可不代表我對日本公司的看法,改日另述)

4.打扮超精緻的女生,時髦不輸陣的男生:每次照鏡子看自己看得煩的時候,我就出去路上晃晃。現在我已經完全能轉換「天啊,我永遠也沒法變成日本女生那樣」的「同儕壓力」,成爲出門看看賞心悅目景觀的心態。觀察種種有創意的穿衣方式,看女人們各式不可思議的高的高跟鞋(唯一比較無聊的是頭髮,大部分我看來都很像。);另外,雖然我並不喜歡大多數日本年輕男生走的娘式路綫,但是,看他們的袋子/配件/髮型/領帶(抱歉,上班族的選擇只有黑色西裝,能變的部份就有限了),我真不知以前說日本人很呆板的形象是從何來的。

5.方便的交通:我已經用數次花千元台幣,卻沒有比公共運輸快的計程車經驗,確認了「只有5到10分鐘的車程,卻不想走路時」,才可以坐計程車的原則。在日本,一但你搞清楚了山手綫,地下鉄,都營地下鉄,還有私營的路綫如東橫東急綫等所有的電車路綫,再加上公車路綫,若再加上有我所沒有的膽,敢在路上騎自行車,則我真不懂爲何需要開車或坐計程車。當然公共運輸有太晚則停駛的限制,但這倒是一個管教喜好夜生活的人(如當年的我!)的好環境。東京有許多的坡路,也是練腳力的好地方。我已經深深愛上了這些完整方便的公共運輸,有一天我們被老公的公司派囘美國,這公共運輸肯定是我最想念東京的地方。

6.「不給別人造成困擾」觀念而來的客氣/高EQ:之前雖然對日本人的某些行爲(大方抽煙,少讓座等)有些不以爲然,但多數時候,我還是很享受日本人的客氣。許多行爲,都是從「不給別人造成困擾/不方便」的基本心態出發的;所以,你不會看到有日本人在大衆運輸上講電話,溼答答的傘一定會綁好不會滴到別人,不會看到公寓有一堆違建加蓋,而且大多數人住家外面都是乾乾淨淨,花草扶疏。這一切,如果臺灣能學學,我們的城市會變得多有禮貌,多漂亮? 另一方面,讓我佩服到極點的是,日本人似乎有極高EQ,被老闆罵到臭頭,被旁座客人的茶潑到,連在上野車站内的流浪漢,也都安安靜靜,不會爆發,不會亂吵亂罵。

7.衆多的資訊,時時與世界交流:在臺灣,每天看著各式各樣的政治/社會新聞,有時真的會完全忘了其他世界發生了什麽事。但是在日本,每天有許多的免費資訊可拿(請見「東京四季流光」一文),還有一天到晚的國際活動(如前不久的國際陸上競技—即田徑大賽—,世界滑冰大賽),另外也一天到晚有國際巨星來訪首映宣傳(像哈利波特的丹尼爾)、表演(如瑪丹娜)、或為日本拍廣告(卡麥隆迪雅為Softbank
http://youtube.com/watch?v=ZjwFpHNnKAs,奧蘭多布倫的髮膠http://www.shiseido.co.jp/uno/ 按CM情報,或http://youtube.com/watch?v=mlcruG8O4Vo
,安潔莉娜裘利的睫毛膏
http://youtube.com/watch?v=D-ZY6XmDJss )。看了這些,就常為臺灣市場太小而感傷。。。

8.許多保存悠久的傳統:對我而言最明顯的,就是夏季的許多祭典/大會,以及越來越多人都穿著傳統的浴衣參加。當然,還有各地各個不同季節的許多傳統盛會、及許多一修再修,用力保存的歷史遺跡/世界文化遺產。再看他們電視/雜誌/書籍,動不動就報導某個職人,某個長存的製品/文化,就很佩服他們的用心。最近,我迷上了時代劇/大河劇,看「大奧」DVD中考究的和服/幕府城堡,想想臺灣電視好久沒拍這種大手筆的歷史劇了呢!

9.獨特的娛樂文化產物: 我這一代的女生,有誰不知道尼羅河女兒/千面女郎等日本漫畫?在韓流之前,誰不知道愛情白皮書/長假/大和拜金女這些日劇?現在,誰不知道,Wii 有多紅?而Sanrio的Hello Kitty周邊產品,連波士頓市中心的購物中心都有賣。現在我又喜歡上了一些有趣的日本節目(等我另文再敍吧)。我的確是很佩服桃太郎帶領娛樂文化的創造力的。

10.安倍辭職了,所以那加強愛國心的有點荒謬的教育改革可以先緩緩了。。。噢抱歉,這是來閙的。最後是,文具/包裝/設計(好吧,這真的很不環保,我再撰另文來贖罪吧)。我第一次來東京時,最驚艷的地方是—伊東屋
http://www.ito-ya.co.jp/ ,之後甚至還做了許多開這樣一家文具百貨的夢。而我這一代的,有誰沒用過一支Pilot的簽字筆?至於日本的包裝,雖然許多時候我真的覺得超浪費,但收到禮物的時候,包裝還是佔據了重要的第一印象。到現在,我還是可以在伊東屋或目黑通(有許多生活雜品的店)晃一下午而不厭倦。

老公超愛東京,他覺得另外有幾點:便利的生活,蜿蜒的小路巷弄,四季的景觀,因此豐富的運動種類(我們的朋友同事中,多的是夏天衝浪,春秋踢足球,冬天滑雪的人)。便利的許多地方和臺灣不相上下,但提到自動販賣機,這真是我們生活中超不可缺的,走一走路,就一定要補充一下茶水。自動販賣機可販賣的,也有夠五花八門—牛奶,電池,變態人專用的女内褲,最近還聽説了——生魚片!!!

唉,我好像在替日本打廣告。好,下次,我也應該想想有關愛臺灣的十大理由!!!